
杨秀玉,女,现任304永利集团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、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、全国优秀教师、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
表;同时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协会副会长、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、山东艺术学院民乐系主任、泉韵女子弹拨乐团团长,艺术总监。
先后出版专著《琵琶教学曲论精选》、《琵琶教册》(此书被英国大不列颠皇家图书馆收藏),出版发行《弹拨乐》CD,由上海音乐出版社、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10首器乐作品,其中《楼兰梦》获文化部“新作品奖”、《杨门女将》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二等奖。撰写《琵琶演奏中弹挑及其作用》、《解读刘德海“金三角”理论的立体艺术观》及《琵琶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》等23篇学术论文,分别发表在《中国音乐》、《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》及《齐鲁艺苑》等刊物。主持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项、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3项;获第四届文化部"创新奖"、山东省人民政府“科技进步奖”、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、山东省优秀论文一等奖等,发明《双反射琵琶》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(ZL 2015 2 0711981.0)。学生先后参加“小金钟”、“文华奖”、“金芦笙”、“敦煌杯”等国家级、省部级、厅局级大赛,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共100余项。个人获全国青少年琵琶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、“辽源杯”、“敦煌杯”等全国琵琶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、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演展二等奖等国家级、省、部、厅级优秀指导教师奖70余项。
2013年创建了山东艺术学院泉韵女子弹拨乐团,并率乐团先后赴韩国、斯里兰卡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演出;2014、2015年,乐团两次受邀承担了山东省委、省政府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、66周年国庆招待会的演出任务,并承担了教育部、财政部、民政部及社会公益演出60余场,获国家级、省级各类民族器乐大赛金奖9项、山东省十艺节器乐大赛一等奖、山东省政府颁发的对台交流优秀奖等;2016年入选由文化部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11届“红铜鼓”中国——东盟艺术教育成果演展;2017年入选文化部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教育教学成果演展,受中央电视台《风华国乐》栏目邀请,录制弹拨乐合奏《杨门女将》。乐团成为了一流的民族文化品牌。